太阳空城计:数十城市哄建“太阳城”
尚德2005年12月纽交所上市,2006年11月阿特斯纳斯达克上市,2006年12月天合光能纳斯达克上市,2007年2月晶澳纽交所上市,2007年6月英利纽交所上市,2010年5月晶科能源纽交所上市。
7月22日,上能电气10GW高效智能逆变器项目在同心工业园区正式投产,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台3.125MW光伏逆变器正式下线。该项目由上能电气与中核汇能合作兴建,项目总投资2亿元,一期投资5000万元,租用宁夏同心工业园区扶贫产业园拓展区4号厂房(总面积共计4000.75平方米),计划安装2条逆变器及储能双向变流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达年产10GW光伏逆变器的生产规模,预计年产值8-10亿元。
同时带动同心工业园区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就业和乡村振兴。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力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电子电能转换和控制领域国内技术领先,实力非凡。二期项目拟引进厢变一体化以及储能变流器等生产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上能电气10GW逆变器及储能双向变流生产线项目的投入运营,填补了宁夏光伏逆变器产品空白,完善了宁夏光伏产业链,对促进宁夏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推动双碳计划目标进程具有较大意义7月22日,上能电气10GW高效智能逆变器项目在同心工业园区正式投产,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台3.125MW光伏逆变器正式下线。
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力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电子电能转换和控制领域国内技术领先,实力非凡。二期项目拟引进厢变一体化以及储能变流器等生产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此次,便与福莱特签订协议,预估合同总金额约46.18亿元。
下游市场需求持续上升,福莱特(601865.SH)再签大单。天风证券指出,公司大客户隆基股份、晶科能源、东方日升均为全球光伏组件龙头企业,光伏玻璃必须取得技术认证后方可进行销售,认证耗时长、花费高。2020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37亿元,同比增长70%,占年度销售总额59.2%,远超光伏玻璃业务营收增速。晶澳科技预计,到2021年底公司组件产能将超过40GW,硅片和电池环节产能达到组件产能的80%左右。
截至2020年底,晶澳科技年产硅片18GW、电池18GW、组件23GW。业绩增长的背后,是福莱特产能的大幅扩张。
在此基础上,晶澳科技开始四处收购原材料。近年来,晶澳科技持续扩产,记者粗略计算,其一年半间共公告13个项目,涉及41GW拉晶、49GW切片、27.1GW电池、22.7GW组件产能,总投资金额约291.85亿元。日前,福莱特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晶澳科技签署了关于销售光伏玻璃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规定,晶澳科技及其指定的控股公司预计向福莱特及其指定的全资控股公司在2021年-2024年三年内采购约2.3亿平方米组件用光伏压延玻璃。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福莱特成本优势显著,预计公司相比行业平均水平拥有2元/平方米以上的壁垒利润,其认为在光伏玻璃大幅降价的情况下,当前行业盈利已处于底部区间,而公司仍能获取会计利润,为公司高速扩张计划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光伏玻璃产量加速增长1998年,福莱特的前身耐帮经贸成立,当时的主营业务还是玻璃产品贸易,不过,2006年起,公司便开始涉足光伏玻璃,并成为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取得瑞士SPF认证的光伏玻璃企业。记者查阅公共发现,1月21日,福莱特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东方日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东方日升及其指定的子公司及关联公司将向福莱特及其指定的子公司及关联公司在2021年-2023年采购共计34GW(约2.34亿平方米)组件用光伏压延玻璃,根据彼时光伏玻璃的价格测算,预估合同总金额为89.09亿元。作为当之无愧的光伏玻璃龙头企业,早在2010年,公司光伏玻璃全球市占率便超过了20%,2015年港股上市后,其业绩也迎来飞速增长,2015年-2018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9.24亿元、29.68亿元、29.91亿元、30.64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3亿元、6.03亿元、4.27亿元、4.07亿元。公司表示,本合同为销售光伏玻璃的《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协议的签订有利于公司大尺寸、薄片光伏玻璃产品的市场推广,增加光伏玻璃销量,进一步提升经营业绩,对当期业绩实际影响的金额以本协议项下具体签订的订单金额为准。
2月8日,福莱特及其全资子公司又与隆基股份下属13家控股公司签署了预估金额为117亿元的长单销售合同补充协议,后者将在原长单销售合同2021年光伏玻璃采购量的基础上增加2786万平方米,并约定2022年-2023年向前者采购46GW光伏组件用光伏玻璃。晶澳科技预计在2021年-2024年三年内向福莱特采购约2.3亿平方米组件用光伏压延玻璃。
自此,也开始了其飞速扩张之路。与此同时,近日,福莱特还发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1年半年度实现净利润11.6亿元-12.6亿元,同比增加152.17%-173.91%;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1.5亿元-12.5亿元,同比增加155.56%-177.78%。
2006年进军光伏玻璃业务之时,公司日熔量仅为100T/D,2017-2019年,公司在安徽凤阳每年各投产一条1000T/D的窑线,此后又多次进行募资扩张。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福莱特先后与东方日升、隆基股份下属13家控股公司签订协议,分别售出34GW(约2.34亿平方米)组件用光伏压延玻璃、46GW光伏组件用光伏玻璃,订单额分别为89.09亿元、117亿元。作为光伏产业元老级企业,晶澳科技成立已有15年,目前已形成硅片、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的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解决方案平台企业,近两年组件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二。因此,一旦光伏玻璃企业成功进入大型光伏组件合格供应商名录,客户黏性极强。2019年,福莱特在A股上市,实现A+H全流通。根据测算,预估合同总金额约46.18亿元人民币(含税),约占福莱特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62.6亿元人民币的73.77%。
不过,根据PvInfoLink的统计数据,3.2mm光伏玻璃报价从3月份40元/m^2的高位下降至6月底的23元/m^2。而对于福莱特来说,这也是年内签下的第三个大单。
上游公司扩产带动原材料需求碳中和之下,晶澳科技也加入了原材料储备的大军。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光伏玻璃产能达9200T/D,目前在建产线包括安徽7条1200T/D窑线,浙江2条1200T/D窑线。
也就是说,截至目前,福莱特共签订三份大单,订单额共计252.27亿元。今年一季度,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4.46GW。
然而产品价格的下降并未影响到公司业绩,因为综合来看上半年的光伏玻璃平均价格仍高于2020年同期。2019年-2020年,其营收分别为48.07亿元、62.6亿元,增速分别为56.89%、30.24%;净利润分别为7.17亿元、16.29亿元,增速分别为76.09%、127.09%,可以看出,2019年以来,公司便迎来了高增长期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光伏玻璃产能达9200T/D,目前在建产线包括安徽7条1200T/D窑线,浙江2条1200T/D窑线。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福莱特先后与东方日升、隆基股份下属13家控股公司签订协议,分别售出34GW(约2.34亿平方米)组件用光伏压延玻璃、46GW光伏组件用光伏玻璃,订单额分别为89.09亿元、117亿元。
近年来,晶澳科技持续扩产,记者粗略计算,其一年半间共公告13个项目,涉及41GW拉晶、49GW切片、27.1GW电池、22.7GW组件产能,总投资金额约291.85亿元。晶澳科技预计,到2021年底公司组件产能将超过40GW,硅片和电池环节产能达到组件产能的80%左右。
2020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37亿元,同比增长70%,占年度销售总额59.2%,远超光伏玻璃业务营收增速。根据测算,预估合同总金额约46.18亿元人民币(含税),约占福莱特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62.6亿元人民币的73.77%。
不过,根据PvInfoLink的统计数据,3.2mm光伏玻璃报价从3月份40元/m^2的高位下降至6月底的23元/m^2。记者查阅公共发现,1月21日,福莱特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东方日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东方日升及其指定的子公司及关联公司将向福莱特及其指定的子公司及关联公司在2021年-2023年采购共计34GW(约2.34亿平方米)组件用光伏压延玻璃,根据彼时光伏玻璃的价格测算,预估合同总金额为89.09亿元。
光伏玻璃产量加速增长1998年,福莱特的前身耐帮经贸成立,当时的主营业务还是玻璃产品贸易,不过,2006年起,公司便开始涉足光伏玻璃,并成为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取得瑞士SPF认证的光伏玻璃企业。上游公司扩产带动原材料需求碳中和之下,晶澳科技也加入了原材料储备的大军。作为光伏产业元老级企业,晶澳科技成立已有15年,目前已形成硅片、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的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解决方案平台企业,近两年组件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二。晶澳科技预计在2021年-2024年三年内向福莱特采购约2.3亿平方米组件用光伏压延玻璃。
2月8日,福莱特及其全资子公司又与隆基股份下属13家控股公司签署了预估金额为117亿元的长单销售合同补充协议,后者将在原长单销售合同2021年光伏玻璃采购量的基础上增加2786万平方米,并约定2022年-2023年向前者采购46GW光伏组件用光伏玻璃。公司表示,本合同为销售光伏玻璃的《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协议的签订有利于公司大尺寸、薄片光伏玻璃产品的市场推广,增加光伏玻璃销量,进一步提升经营业绩,对当期业绩实际影响的金额以本协议项下具体签订的订单金额为准。
截至2020年底,晶澳科技年产硅片18GW、电池18GW、组件23GW。与此同时,近日,福莱特还发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1年半年度实现净利润11.6亿元-12.6亿元,同比增加152.17%-173.91%;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1.5亿元-12.5亿元,同比增加155.56%-177.78%。
作为当之无愧的光伏玻璃龙头企业,早在2010年,公司光伏玻璃全球市占率便超过了20%,2015年港股上市后,其业绩也迎来飞速增长,2015年-2018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9.24亿元、29.68亿元、29.91亿元、30.64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3亿元、6.03亿元、4.27亿元、4.07亿元。天风证券指出,公司大客户隆基股份、晶科能源、东方日升均为全球光伏组件龙头企业,光伏玻璃必须取得技术认证后方可进行销售,认证耗时长、花费高。